麵包伴侶 牛油
人們經常拿麵包和牛油一併談論,有所謂bread and butter,但麵包作為世界各地的主糧,沒有了認真不行;牛油既影響身體健康,沒有了看來無妨。但試幻想,多士、蛋糕、牛角包統統再沒有牛油甘香,是多乏味。有人嘗試找替代品,以植物油製成人造牛油,不說不知,原來其逆態油脂害處比牛油更多。了解到牛油的構成,選購時多留意各類名目,最重要是自我約制不吃過量,問題便不致太嚴重。
牛油種類
人造牛油
含半飽和脂肪
因從牛奶提煉的牛油含飽和脂肪,人們便想到用植物油替代,不過由於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呈液態,不便食用,人們便加入氫離子,使之成為半飽和脂肪,又稱逆態脂肪(trans fat),不過這種脂肪酸帶給身體的影響同樣大。(Canoleo margarine,$36/454g,c)
加鹽牛油
減奶味增食味
乳製品通常會經滅菌過程,無論是經此過程做成的甜牛油(sweet cream butter),抑或不經此過程製造的生牛油(raw cream butter),都淡而無味,甜牛油或會帶煮過的牛奶味,所以一般會加鹽調味,要注意加鹽除了提升食味,也會加重血壓病人的病情,必須小心選購。(President salted french butter,$19/200g,c)
精煉牛油
適合用來煮食
即經過淨化的牛油,牛油煮溶隔去分解出來的水分和蛋白質,剩下的乳脂肪(butterfat)就是精煉牛油了,用以煮食,因為可承受較高溫度,不易煮焦,令味道更香色澤更金黃。(Canary clarified butter,$52/485g,c)
無鹽牛油
製糕點好幫手
做蛋糕和餅食點心必須使用無鹽牛油,否則鹹味會影響甜味,令食味變得奇怪。一般食用,無鹽牛油也是良好的能量來源,當然不能過量,以天然乳製品製造的無鹽牛油或有機牛油,總比人造牛油營養豐富和天然。
(Paysan Breton unsalted butter,$18/200g,c)
寶石魚 Jade perch 肉滑刺少
因兩側有如寶石般的黑斑而得名。多年前由漁護署從澳洲引入,今年初首推市場限量發售。肉滑嫩少刺,含更高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含量跟海魚不遑多讓,價錢略貴。(批發價約$12/公斤)
烏頭 Grey mullet 肥美帶泥味
魚身呈圓筒形,脂肪較多,肉厚而肥美,帶泥味,不宜清蒸,多加檸檬陳皮同煮可去卻泥味。長於鹹淡水域河口交界,元朗出產的烏頭油質豐富,是道地特產。
(批發價約$23/公斤)
青斑 Green grouper 味甜肉嫩
頭、身及鰭均有橙褐色斑點,身上5條雲紋斜帶隱隱若現。食味甜,肉爽嫩,清蒸是最佳的烹調方法,以啖其鮮味。魚身圓肥、條紋分明為上品。
(批發價約$84/公斤)
紅鮪 Mangrove snapper 肉滑味
側身呈紅褐色,帶銀光,肚腹銀白,尾鰭成截形,是本地重要的養殖魚類。肉質幼滑細嫩,魚味濃郁。色澤鮮紅為佳,黑黝色食味遜色。(批發價約$42/公斤)
龍躉/花尾躉 Giant grouper 爽甜膠質豐富
龍躉屬石斑類,長至不同大小身上斑紋也有分別,魚身主要呈灰褐色。體型粗壯,可長至過百斤以上,魚鱗深嵌表皮內,像皮包鱗。肉爽甜,魚皮膠質豐富。(批發價約$116/公斤)
火點 Russell's snapper 鮮甜肉嫩
背部呈褐色,腹肚粉紅至白色帶銀光,背部近尾有一黑點。肉嫩鮮甜,可清蒸或以豆醬豉汁煮,售價中等,合家常食用。
(批發價約$49/公斤)
石蚌 Star snapper 肥美帶黃油
腹部淡橙黃色,魚身呈褐色、明顯有一白點,黃鰭。重1斤的石蚌已相當肥美,帶黃油,清蒸、半煎煮,或以湯浸煮皆合宜。(批發價約$40/公斤)
PR